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夯实协同创新人才根基
新质生产力要素包括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和新型劳动工具等,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是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熟练掌握新型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通常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和学习能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互促模式,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高端科研和技术研发平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着力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加强跨领域交流,吸引聚集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
(陈 璐 作者系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